山东商报·速豹新闻网 张军 通讯员 宋杰
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、促进创新、增加就业、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。聊城市行政审批局积极转变政府职能,推出优化准入准营、全面减费降负、拓展审批层级、创新服务方式等举措,全方位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。2019年改革实施以来,全市新增民营主体355882户,同比增长46.42%;全市民营主体注册资本4289.9亿元,同比增长88.36%。
破除思想桎梏,优化准入准营
聊城市聚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,大胆改革创新、坚持对标提升和回应企业关切,便利“准入准营”。提升准入领域服务质效。擦亮“4012”服务品牌,扩大“零材料”提交范围、丰富“零成本”开办内涵、提升“零距离”服务质效、优化“零见面”审批路径,延伸“1”个环节服务链条,变“20分钟”内开办为常态化;打造“一中心、多支点”服务模式,织密“10分钟惠企服务网”,构建高效便捷的市场准入机制;实施准营领域改革攻坚。探索制定适应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要的准入准营标准,对食品自动制售设备、无人售货商店等自动化、无人化新业态的经营者,依法依规发放经营许可或办理食品经营备案;全面落实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按照四种方式释放“证照分离”改革红利;统筹整合线上线下资源,推动流程再造、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,落实证照“三联办”改革;深入推进“一业一证”改革,实现行业综合许可异地互办互认及电子化应用,切实解决“准入不准营”难题;探索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改革。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,将企业开办、投资建设和企业退出等关联性强、高频发生的单一事项集成为企业视角的“一件事”,实现涉企事项的场景化、集约化、智能化、便捷化服务。
减轻成本压力,助力轻装上阵
聊城市践行“有事必应、无事不扰”的服务理念,积极为民营企业投资兴业营造稳定、公平、透明、可预期的良好环境。降低民营企业开办成本。将电子“两证”作为企业开办和银行开户等业务的合法有效证明和签名手段,实现“零材料”提供,推行不涉及许可的大型企业分支机构、连锁门店各类商事登记集中办理,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;落实新开办企业五枚回墨印章及电子印章、税务Ukey、双向寄递、帮办代办及一年公益法律服务“六免费”;鼓励商业银行账户服务分类分级管理,取消或降低企业票据业务、账户服务等金融费用,推行“零成本”简易开户;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。深化政银合作,联合印发《“政银携手 共助小微”三年行动计划》,计划三年内由市邮储银行向辖区内小微企业提供不低于180亿元的融资支持,助力“个转企”2000家以上,助推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。
拓展审批层级,打破路径依赖
聊城市坚持需求导向和便民高效原则,打破地域阻隔和部门壁垒,全力推动审批“就近办”。以纵横联动拓展审批范围。通过推行全程网办、帮办代办、免费寄递等举措,大力推进企业开办“全市通办”;积极协调区域接壤、产业关联的跨市、跨省区域,畅通“异地通办”;以简政放权拓展审批层级。将审批事项委托、下放至乡镇(街道)或有承接能力的社区便民服务中心(站),完善“四级通办”审批模式。截至目前,聊城市已建立137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,1318个村(社区)建立了便民服务站(点),近11万户市场主体享受到“就近办”的便利体验。
创新服务方式,激发投资活力
聊城市贯彻新发展理念,坚持以服务企业和方便群众办事为导向,创新服务模式,推动民营经济稳中向好发展。数据赋能“智慧办”。开发“商事登记智能导服系统”,建成语音热线、网络在线、现场机器人等三个场景的智能导服系统;构建“企业迁移全省通办”模式,实现迁移“一套材料、网上流转、数据共享、限时办结”;主动服务“上门办”。创新“商事登记服务直通车”为企业和群众服务“前移一公里”;组建“红色审批服务队”,上门介绍惠企政策;组建“商事登记老年志愿服务队”提供上门服务;商事登记“合作办”。深化“政银合作”,推进各类商事登记“银行可办”,截至目前,全市“政银合作”网点333个,办结商事登记近2万件;创新“政企合作”模式,全市建设商事登记服务站300余个;精准帮扶“放心办”。起草歇业备案、歇业帮扶及恢复经营“一件事”,为有需求且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提供“歇业帮扶”,为陷入短期困境的市场主体提供差异化监管,降低市场主体维持成本;增强个体户转型积极性,有针对性地扶持具备条件的个体转企,截止目前,聊城市已有800余户具备条件的个体户转型升级为企业。整体实现民营企业数量增加、质量提升、实力增强的目标,助推聊城打造大型企业“顶天立地”、小微企业“铺天盖地”、个体商户“枝繁叶茂”的良好发展态势。